濟南社保服務網(www.023jieyi.com)12月14日訊,近日,北京市衛計委下發《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到2017年,建成一批兼具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質與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或養老機構,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此外,家庭醫生為居家高齡、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定期體檢、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社區護理等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發生的醫藥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八成以上醫療機構設老人就醫綠色通道 記者獲悉,為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以下簡稱醫養結合),加快發展本市養老服務業和健康服務業,提出《意見》。 《意見》明確發展目標,到2017年,本市醫養結合政策體系、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符合需求的專業化人才培養制度基本形成,建成一批兼具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質與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或養老機構(以下稱醫養結合機構),逐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高齡、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繼續推行預約掛號和分級診療,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95%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到2020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力爭覆蓋到本市常住老年人群,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0%,各區每千常住人口康復護理床位數達到0.5張,為失能老年人等服務的護養型床位數達到養老總床位數的70%。所有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可支付醫療服務費 《意見》提出重點任務,北京市各區至少在1家醫療機構設置養老需求綜合評估中心,可在有條件的街道(鄉鎮)設立養老需求綜合評估站。通過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居家高齡、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定期體檢、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社區護理等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發生的醫藥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北京通——殘疾人服務一卡通”可用于支付醫療服務費用。 重點加強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建設,支持上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資源利用率較低的醫療機構轉型為康復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的,市、區財政予以資金支持。加強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三級醫院全部設置康復醫學科。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要開設老年病科,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等工作。 此外,養老機構可根據服務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照相關規定申請開辦醫療機構,也可內設醫務室或護理站,提高基本醫療服務能力。但養老機構新建和改擴建時應滿足醫療資源配置要求,新建200張及以上床位的養老機構,應建設配套的內設醫療機構。值得一提的是,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 可為65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健康服務 《意見》要求,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巡診、健康管理、康復指導、保健咨詢、預約就診、急診急救、中醫養生保健等服務,確保入住老年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 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為本市常住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每年為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至少提供1次免費健康管理服務。統一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采購目錄,實現各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試點探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多渠道配送。在基本醫療服務的基礎上,試點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4類疾病的老年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享受穩定期常用藥品長處方。 結合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重病、失能、部分失能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轉診等便利服務,并對經過醫院診治轉回社區的老年人做好跟蹤管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及醫務工作者定期為老年人開展義診。本市戶籍老年人跨區域養老發生的醫藥費用可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