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官方計劃,備受關注的延遲退休方案將公開征求意見;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或將公布;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將基本完成;《企業年金規定》將結束公開征求意見;全民參保計劃也會繼續擴大試點地區。 在此之前,人社部也曾透露,延遲退休的方案將于2016年向公眾征求意見,2017年正式出臺。 人社部也有官員明確表示,方案出臺后將充分征求意見并經過5年過渡期,到2022年正式實施。 延遲退休方案將公開征求意見 7月6日,北京市政府網站公布社會保障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落實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消息一出,“延遲退休新政”“退休年齡”再成搜索熱點。 記者注意到,今年官方釋放的種種消息指向,備受關注的延遲退休方案將在今年底前初露真容。 2月2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部長尹蔚民透露,關于延遲退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方案,但要按照相關的程序,報經批準以后才能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兩會期間,尹蔚民再度表示,延退方案今年會按照相關程序批準后向社會征求意見,完善后再正式推出。
人社部最近一次透露相關消息是在全國養老保險工作座談會上。4月14日,人社部副部長游鈞在會上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是其中一項工作。 雖然具體內容尚不可知,但延退方案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即遵照“小步徐趨、漸進到位”原則,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達到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政策核心點是延長繳費的年限,相應縮短領取養老金的年限。 此前,媒體和網友做出一份內容詳盡的“人社部漸進式延退時間表”,列出企業女職工、女公務員、男職工和男公務員等不同群體的新退休年齡,一度引發瘋狂轉載,甚至現在還能在微信搜索到。對此,尹蔚民已明確予以否認,稱在目標年齡設定等方面與人社部正在研究的方案存在差距。 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認為,制定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應當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實際情況、不同需求和切身利益,綜合考慮勞動力供需、教育水平、預期壽命、基金收支等多種因素,統籌協調處理各種關系。 避免“一刀切”的思路已得到人社部的正式認可。尹蔚民今年早些時候在公開場合表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將根據現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進行實施。 可以預料的是,由于牽涉利益廣泛,延退方案必將經歷高度凝聚社會共識的過程。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也強調,方案會提前向社會預告,給公眾以心理預期。 具體如何實施? 盡管具體實施方案仍在商議過程中,但已有了“雛形”。 人社部主要負責人表示,延遲退休將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分步走”。 首先小步慢走,漸進到位。 每年推遲幾個月時間,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例如原本60歲退休的某職工,在政策實施后可能60歲零3個月退休;再過一年,“到點”職工則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 其次,將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實施。 即分人群進行先后實施延遲退休,女干部或女白領或是第一批被實施延遲退休的人群。對此,中國勞動學會主要負責人這樣解釋:“她們身體也能承受得起,社會上也不反對,應該說這是最好的選擇,更能夠取得共識,遭到的阻力也最小。” 我們該怎么辦? 國內知名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金融市場分析師認為,延遲退休意味著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時間延長,無論對個人還是企業,都不是一個好事。 對企業來說,一個原本應該在55歲退休的員工,需要延長至60歲退休,企業給職工本人繳納的費用又要延長5年,對企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另外考慮到老年人的工作效率不如年輕人,恐怕會有一部分老年人受此影響而面臨失業。 對企業來說,一個原本應該在55歲退休的員工,需要延長至60歲退休,企業給職工本人繳納的費用又要延長5年,對企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另外考慮到老年人的工作效率不如年輕人,恐怕會有一部分老年人受此影響而面臨失業。 對于職工本人而言,多繳納的5年社保并不能增加多少退休金,反而需要回本的時間被拉長,對個人來說是個賠本的買賣。 所以為了實現在60歲之前順利退休,工薪族在基本保障的養老金之外必須盡早開設你的養老金賬戶,或者早早地做好資產配置,為你的老年生活再增加一份收入。比如配置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2年期20萬元的本金,年利率就達9.8%,產品已正常兌付多期。再比如MOM眾星拱月證券投資計劃,多元化的策略,保障了收益的可觀性,而且產品已正常運營14期,在客戶之間已形成良好的口碑信譽。 因此,延遲退休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做好應對延遲退休的資產配置。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